壮壮实实的吴敦德怀揣着“百年名院”的梦想,要把凝聚着海外赤子之爱,特别是饱含著名的已故爱国侨领庄世平先生桑梓之情的普宁华侨医院打造成“百年名院”,他把这四个字当做座右铭,装裱好挂在会议室,激励着自己和每一个华侨医院人,同心筑梦,把这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打造成拥有较高美誉度,成为老百姓优先选择的贴心医院。梦虽遥,圆可期。
2012年5月,时任普宁市卫生局副局长的吴敦德肩上多了一个重担,兼任普宁华侨医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对于不是医学科班出身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那一年,他47岁。
吴敦德院长激励着自己和每一个华侨医院人同心筑梦,把普宁华侨医院打造成拥有较高美誉度和老百姓优先选择的贴心医院。
方卓卓 摄
□记者 郭琼瑜 通讯员 方卓卓
党建挂帅,筑造“华医”之魂
吴敦德院长,警校毕业,从警20多年,又从事药监稽查工作近3年,多样的工作经历铸就了他坚强、果断的工作风格和敏锐的洞察力。
上任伊始,正好是广东开展“三打两建”专项活动,从严治党,狠抓行风建设之时。这是个难得的契机,他抓住了,并以此为抓手,深入调研,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开启了“百年名院”的筑梦里程。
2013年,对于“华医”人来说,是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7月份,为支援刚开业的康美医院,华侨医院从并没多余的各类人才中,调走了100多人,顿时,医院运行不畅,危机隐现。
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化危为机,这时,一个医院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的转折点也就不期而至了,吴敦德又一次精准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普宁市委的大力支持下,重新组建了医院领导团队,搭建好管理架构,并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创建“三甲医院”的宏大目标,吴敦德和该院的领导团队,以这种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精神,感召了大家,压力化为动力,危机变成契机。全院上下,目标一致,戮力同心,备战“三甲”,“华医”人以饱满的精神、崭新的面貌,站在了行列的面前。
医院领导班子达成共识,要干好事业,首先必须从人的思想认识和防控体系入手。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形成院长、副院长、股长、科主任一手抓医院管理,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一岗双责”制度,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问责制;开展“廉洁诚信医院”活动,把惩防体系的总体要求与医院建设发展结合,做到廉洁行医,诚信服务;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和重点环节监督,落实“阳光采购”制度,三重一大制度,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其次是管理流程必须再造,要让经营业务规范有序,医道精神得到弘扬。如今走进普宁华侨医院,从电梯内对医保报销的“温馨提示”到宣传栏的健康教育,从导诊的首问到病人的就诊,是行云流水般的无缝对接,病家“心落落”“暖洋洋”,一切自有流程,一切自有规矩。
但是,吴敦德认为,仅仅靠流程规范和行风建设是不够的。只有把医道精神放在抓好医院建设的第一要务上,在全院贯彻医务工作者要勇于担当,要有仁心仁德的大医精神作信念,将敬业守信的工匠精神和国际上最顶尖的医院JCI管理标准的优秀理念有机融合起来,才能筑造“华医”之魂,这,恰恰是放大公益性特征,培育“百年名院”的因子。
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最主要特征,作为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县级医院,普宁华侨医院除日常的医疗业务力求医疗效果最优化外,始终坚持医院公益性质,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多年来,医院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和优势,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不管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勇于担当,还是对基层医院的长期帮扶,或是到边远山区开展义诊服务……都留下了他们爱的足迹,他们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及时为困难群体提供医疗帮助,为政府排忧解难,对公益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与点赞。
管理有方,实力书写辉煌
作为一家有担当的公立医院,不但要有勇气,还要有实力。普宁华侨医院不缺勇气,但实力从何而来呢?一句话,三级甲等医院的实力,杠杠的。这也是吴敦德严管善管的底气。
2014年8月20日,对普宁华侨医院人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经国家卫计委核准,省卫计委正式公布该院通过医院等级评审,确认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这是吴敦德上任 816天的日子,他走得不快,却是从容不迫,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进。
借助创“三甲”的力量,吴敦德强化党建挂帅,强化管理流程,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推动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如今,普宁华侨医院又将迎来三甲医院4年一次的复评,多年的深入调研和细致探索,有了“百年名院”的厚植培育,也让领导团队和管理层有了方向感,普宁华侨医院在粤东医疗行业的竞争力全面提升。
因为不是医学科班出身,吴敦德从不以内行人自居,他包容、大气,团结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对全院重新全面布局。为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他从不赶鸭子上架,而是借脑借力,请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多年来一直聘请原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总会计师乔爱华教授任该院财务管理顾问,量身制定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好全面预算和资产清查等工作;聘请普宁市天元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医院的管理咨询顾问,每年为医院做经济审计,强化医院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完善医院财务监督体系,弥补医院财务管理的不足;聘请资深的三级医院评审专家为医院三甲复审顾问,为医院三甲复审工作构建完整的制度体系。
针对医务人才的引进,吴敦德院长从不好高骛远,他把用得着、留得住的人才作为首选考虑,不同于其他行业,医学毕业生从毕业到成才需要一定的成长过程,因此,除了注重自己培养、储备定量的人才外,他更注重到各地寻找术科突出又有家乡情结的揭阳籍主治医生回到家乡发展,展示才华造福患者。
对于学科建设,他力争精准,有针对性地引进或者培养学科专家充盈新建立科室的实力,比如骨科聘请广州军区总医院骨科专家黄华扬教授作为学术顾问,定期助诊并指导临床医生提升业务水平;又比如心血管病介入科及肿瘤介入科不惜路途遥远,分别从西北和东北地区聘来了张大勇、孔祥军两位学科带头人。现如今,内七科(消化内科)、内六科(心血管介入科)、外七科(骨科)、内八科(肿瘤微创介入科)、内九科(内分泌科)等新成立的科室取得了远超预期的好成效。
依靠强大的精细高新硬件设施,借助人才梯队的雄厚技术力量,今年来,该院开展了包括“免管免禁”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小儿外科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双侧椎动脉开口支架植入术,成人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离子消融术等技术;ICU成功救治了网传溺水男子、盲目服用降糖药引起的严重乳酸性酸中毒以及在上级医院医治无效已准备放弃治疗的患者,新生儿科成功救治胎龄仅27周的早产儿,康复疼痛科利用整脊手法+小针刀+中药三位一体治疗各种类型颈椎病等。
各科“率先”“突破”“首例”等代表实力的字眼成为华侨医院的年度热词。对此,吴敦德百听不厌,简直成瘾了。
尽管不少骄人的成绩已经实打实地奠定了华侨医院在同级医院中的江湖地位,可吴敦德向往能够拥有JCI管理国际标准的实力。JCI的核心价值是:降低风险,保证安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正。他所追求的,是希望能够借鉴其标准,树立更远大的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目标,推进持续改进的变革措施,实现医院的卓越运营。
在个别急功近利,利用政策漏洞赚钱的民营医院能够给其医生以高收入的不良影响之下,吴敦德最期待全体华侨医院人都能够让自己引以为傲:那就是,面对浮躁的社会,能够不被外界繁杂的世俗诱惑,能够以工匠精神,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以最低的成本让病人疗效最大化,让华侨医院像知名品牌一样长足发展,一起匠心筑梦。(转载自《揭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