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伟)
脚是人体血管循环的末梢,病人由于糖尿病的关系,下肢血管出现硬化闭塞,血液循环很差,一旦破了一点之后就很难愈合,而且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液血糖高所以细菌特别容易繁殖,因而发生坏疽。再有糖尿病人的神经系统损害时可以没有原因地直接出现足部溃疡。当出现神经性溃疡时,往往患者也不知道疼痛,因此他们通常也没有察觉到什么异常,从而加重了病情。由此可见,糖尿病足对患者的身体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那么糖尿病足的症状是什么呢?应该怎么进行日常护理呢?现为糖友们带来了详细的科普。
糖尿病足有哪些主要症状?
1.足部感觉迟钝、有脚踩棉絮感
下肢神经的病变,会使患者的下肢皮肤出现因无汗而干燥,并且肢端会伴有刺痛、灼痛、麻木、甚至感觉迟钝或丧失,其特点是呈袜套样改变,或者有脚踩棉絮感。由于缺血等造成下肢营养不良,甚至肌肉萎缩,会使得足部出现畸形。
2.下肢皮肤干燥、色素沉着、肌肉萎缩
下肢缺血常常带来下肢皮肤、血管的一些改变。由于营养不良,肌肉出现萎缩,皮肤变得干燥、弹性差,皮肤温度也会降低,并且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下肢的动脉搏动会减弱或消失,并且在血管狭窄处可能闻血管杂音。
3.走路不便、间歇性跛行
糖尿病足所引起的下肢较为早期的表现是间歇性跛行。导致间歇性跛行的主要原因是,下肢较轻微的缺血,使在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开始出现乏力、麻木等表现。其特点是停止行走或休息后可使下肢乏力、麻木的症状得到缓解,但是当缺血进一步加重,便会出现休息痛。
所谓的休息痛就是在步行走、不运动的静息状态下也会疼痛。这种疼痛主要出现在脚趾或者足部的远端,具有夜间加重、卧位时加剧、保持下肢下垂时可以缓解的特点。
4.肢端出现溃疡、坏疽
溃疡的好发部位为前足底部,一般可分为神经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和混合性溃疡。
神经性溃疡:主要是神经性病变导致的,此种溃疡血液循环良好,因此这足部一般是温暖干燥的,痛觉不是很明显。
缺血性溃疡:单纯缺血所致的足溃疡,无神经病变,很少见。
混合性溃疡:既有周围神经病变又有周围血管病变。
坏疽是溃疡经久不愈进一步恶化而来的,一般有三种类型:湿性坏疽,干性坏疽,混合性坏疽。
湿性坏疽:主要表现是局部组织皮肤糜烂,有较多的分泌物。
干性坏疽:病变部位的皮肤肌干枯、变黑,无分泌物,无水肿。
混合性坏疽:既有肢端的干性坏疽,又有足背底或者小腿部的湿性坏疽。
糖尿病足在日常应该如何护理?
1.穿着宽松舒适的鞋子
糖尿病足患者应当穿着宽松舒适的鞋袜,如布鞋、运动鞋和软皮鞋,不要穿塑料鞋。可以穿一些鞋头长些、宽些、高些的特制矫形鞋,便于伸直脚趾。袜子要选择那些透气性好、合脚、柔软的布袜,每天勤换洗。
2.避免用高温水洗脚
正常人用高温水洗脚的话,脚一接触到高温水受烫,就会立马缩回来。但是糖尿病足患者的脚部感觉很差,对高温水的感知很弱,如果被烫伤就会起水疱。水疱一旦破溃发生感染,就会导致严重的足部溃疡。
3.适当运动
糖尿病患者在平时可以经常做抬高下肢的运动,以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或者双腿交叉而坐。平时可以多走动,饭后散步就是很不错的运动方式。
4.勤剪脚趾甲
糖尿病足患者要常护理脚部,勤剪脚趾甲。但是要注意,剪指甲时不可剪得太深,避免出血和甲沟炎的发生。长时间不剪的话会造成细菌大量滋生,导致发炎。对于脚部的老茧,一定要手法轻柔慢慢地修剪,有鸡眼则需要请专科医生治疗。脚部皮肤要保持润滑,防止溃疡和感染。
5.密切观察脚部皮肤
每天检查脚部皮肤,看看是否有擦伤、裂口、水疱等,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老茧等。如果患者脚部出现了损伤,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6.合理饮食
糖尿病足患者要合理饮食,每天吃一些粗纤维的食物,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需要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摄入,既满足身体所需,又不可过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吃油腻、辛辣、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平时饮食定量定时,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偏食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