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 首 页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专科专家
  • 科研教学
  • 护理园地
  • 健康园地
  • 院务公开
  • 医院文化
  • 人才招聘

健康园地Health Corner

  • 疾病预防
  • 用药指南
  • 运动养生
  • 饮食健康
  • 健康自测
  • 生活急救
  • 化验参考值

就诊指南Medical guide

  • 出诊流程
  • 出入院流程
  • 检查须知
  • 专家门诊时间表
  • 预约咨询
  • 医保指南
  • 常见问题答疑
  • 在线咨询
  • 科室分布
  • 地理位置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园地 >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正确认识手足口病 助孩子度过高发期
发布时间:2015-7-28 10:48:58

  □记者 陈星星 通讯员 罗志雄

  目前正处于手足口病高发期,从普宁华侨医院儿科今年接诊的病例看,今年手足口病的发病例数呈下降趋势,且大多数患儿症状较轻。尽管如此,广大家长仍有必要认识手足口病的常见知识及预防途径,以做好充分应对。记者就此采访了普宁华侨医院儿科主任陈利标副主任医师。

  皮疹少不代表病情轻

  据介绍,手足口病是由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的。当然,并非所有的肠道病毒都会引起手足口病,目前,全球所呈报的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

  一般在非流行期时,以散发病例为主,各种(型)肠道病毒都可检出。而当暴发流行时,常以一种病毒或少数几种病毒为主。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陈主任表示,柯萨奇病毒和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在外观上无法区别,只是EV71引起手足口病发生并发症或重症的机会较前者大。通常来讲,患儿出皮疹的多少并不能代表病情的轻重。相反,临床上遇见的重症患儿往往是皮疹很少或皮疹不典型。因此,不管皮疹多少,都应重点观察患儿有无高热不退、精神差等提示重症的征象。

  得过手足口病并未“终身免疫”

  很多家长对手足口病的预防非常关心。有的认为服用抗病毒药物便可以预防手足口病,事实并非如此。陈主任告诉记者,手足口病只有在发病以后使用抗病毒药物才能得到有效治疗,事先服用并不能达到预防效果。

  他表示,由于手足口病致病的病毒很多,由于病毒不具备唯一性,目前也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疫苗。

  由于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非常多种,因此孩子曾经感染过一次手足口病后也未能“终身免疫”,而只能获得对某一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他型别病毒再感染并没有交叉免疫,仍有可能因感染其他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因此,得过手足口病的患儿家长也不能放松警惕,一旦与患儿有接触史,应密切注意孩子的体温,以及口腔、手、足、臀部有无皮疹出现,如果5天后无发热、无皮疹出现才能确定未感染手足口病。

  治疗期间需要隔离2~4周

  陈主任提醒,对手足口病患儿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手足口病蔓延。一般情况下,患儿应留在家中隔离,直到发热、皮疹消退及水疱结痂,一般需隔离2~4周。家长不能因患儿症状轻就送去学校、幼儿园;平时尽量让患儿待在家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健康儿童密切接触。

  为了做好预防,陈主任建议,易感人群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或地区,应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同时注意“勤通风、勤洗手、常消毒、吃熟食、控传染”。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托幼机构、中小学要定时通风换气、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及时就诊,及时隔离。

  为了避免手足口病蔓延,患者的水杯、奶具和餐具等可煮沸消毒,玩具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30分钟,衣物和床品等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阳光暴晒。

返 回
上一篇: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技术日趋成熟 防治重在饮食
下一篇:食管癌高发早诊早治是关键

Copyright © 2015 普宁华侨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61898号
版权所有 Designed by Wanhu
------友情链接------
南方医科大学招生网
普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普宁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揭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粤公网安备 44528102000103号


    |网站地图|在线咨询|交通指引|
    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