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 首 页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专科专家
  • 科研教学
  • 护理园地
  • 健康园地
  • 院务公开
  • 医院文化
  • 人才招聘

健康园地Health Corner

  • 疾病预防
  • 用药指南
  • 运动养生
  • 饮食健康
  • 健康自测
  • 生活急救
  • 化验参考值

就诊指南Medical guide

  • 出诊流程
  • 出入院流程
  • 检查须知
  • 专家门诊时间表
  • 预约咨询
  • 医保指南
  • 常见问题答疑
  • 在线咨询
  • 科室分布
  • 地理位置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园地 >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感觉“心慌慌”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7-2-27 14:26:13

    □记者 林宝凤 通讯员 方琼坤

  对普通人来讲,了解自己的心率对于监测自身的健康状况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通常,心脏每跳动一次便向血管泵入一定的血液,从而引起血管(准确讲是动脉)搏动。因此,健康人的脉搏数通常也等于心率,都是指心脏在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

  一般来讲,在平静状态下,正常人的心率应该在60~100 次/分钟。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低于 60 次就代表患有疾病。服用某些药物,会使心率降低。而对很多身材健壮、经常进行高强度锻炼的人来讲,他们的心率也常常会低于每分钟 60 次。

  而一般人的心率低于每分钟 60 次时,就可能会有“心慌慌”的感觉。那么,  “心慌慌”是病吗?忽然感觉“心慌慌”又该怎么办?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普宁华侨医院心血管内科张大勇副主任医师。

  “心慌慌”是怎么回事?

  张大勇解释道,“心慌慌”这种感觉通常是心悸,是一种自己觉得心脏跳动时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可自觉心跳快、心跳慢或心脏搏动有力,或是心脏的“踏空感”,并可伴有心脏部位不适、头晕、气喘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有时自我感觉的心率快慢与实际的并不相符。

  假如感觉“心慌慌”,就需要检测一下自己的心率。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摸脉搏。通常可以在这些部位进行检测:手腕掌侧;肘窝内侧;颈侧;足背部。将手指放在上述任意部位,当指下有搏动感时开始计时,记录在 60 秒内指下搏动的次数,即为心率。

  心悸要紧吗?

  心悸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更容易出现。

  大多数情况下,心悸不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这种症状在很多时候就像打喷嚏、咳嗽一样,是种机体对外界环境或自身变化的反应,经过休息后往往就不再发作。

  有心悸不代表一定有疾病,但心肌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患者中,心悸症状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对于少部分人来说,心悸可能是由于心脏本身的疾病引起,或是类似甲亢、贫血等其他系统疾病造成。如果心悸症状频繁、或是持续时间较长、或是伴有胸痛、头晕、气喘等不舒服的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诱发心悸的疾病有哪些?

  张大勇介绍,诱发心悸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一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又分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

  心动过速:就是常说的心脏跳得特别快,好像怀揣小兔子的感觉,又好像心脏跳到嗓子里。

  心动过缓:心脏跳得特别慢,自我感觉心脏跳得很有力,但是很累,有时会伴随头晕,眼前发黑,甚至突然完全性的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导致摔伤。

  其他:还有一些过早搏动,偷停的感觉,或者是跳跳停停的感觉。

  二是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一些因心悸就诊患者,经过监测后提示是血压增高引起的,通过控制血压后症状好转。

  三是其他疾病。引起心悸症状的非心血管疾病有: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热、甲亢、缺氧、嗜铬细胞瘤等疾病以及胸腔积液、气胸、肺部炎症、肺不张、腹水、肠梗阻、肠胀气等;还可见于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阿托品等药物后。

  张大勇提醒,大多数时候心悸症状并非需要紧急就诊,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的,则需要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突发心悸,继而意识丧失;心悸伴胸痛,尤其是胸痛较剧烈,持续不能缓解;心悸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需要坐起;心悸伴头晕、眼前发黑;心悸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转载自《揭阳日报》)

返 回
上一篇:如何有效防治肺结核?
下一篇:春季如何预防常见传染病

Copyright © 2015 普宁华侨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61898号
版权所有 Designed by Wanhu
------友情链接------
南方医科大学招生网
普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普宁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揭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粤公网安备 44528102000103号


    |网站地图|在线咨询|交通指引|
    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