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 首 页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专科专家
  • 科研教学
  • 护理园地
  • 健康园地
  • 院务公开
  • 医院文化
  • 人才招聘

健康园地Health Corner

  • 疾病预防
  • 用药指南
  • 运动养生
  • 饮食健康
  • 健康自测
  • 生活急救
  • 化验参考值

就诊指南Medical guide

  • 出诊流程
  • 出入院流程
  • 检查须知
  • 专家门诊时间表
  • 预约咨询
  • 医保指南
  • 常见问题答疑
  • 在线咨询
  • 科室分布
  • 地理位置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园地 >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流行 我院专家表示,接种疫苗仍是最有效预防途径
发布时间:2016-4-21 8:37:39

    □记者 陈星星 通讯员 方琼坤

  近来,甲型H1N1流感毒株流行,体质较弱的儿童极易中招。记者了解到,每年流感发病率在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间都是最高的。记者就流感高峰期广大家长如何防治儿童流感等相关问题采访了普宁华侨医院儿科主任陈利标副主任医师。

  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流行

  陈利标告诉记者,每年流感的发病率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是最高的。在流感季节,幼托儿童流感发病率可高达30%~50%,门急诊10%~30%因流感样疾病就诊的儿童系流感所致。

  感冒包括了多种病毒“成员”。其中,多数患者以鼻病毒、冠状病毒感染最为常见。流感引起的全身症状最为明显,且具有传染性强、传染迅速的特点。一般来说,流感的临床特征是起病急骤、潜伏期短(数小时至7天),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畏寒、头痛、背痛、四肢酸痛、全身无力、厌食等,不久即出现咽痛、干咳、流涕、眼结膜充血、流泪,还可伴有腹痛、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程一般持续1至2周。少数流感患者会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心肌炎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并发症。

  在流感“小家族”里,又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最为频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今年盛行的是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

  接种疫苗仍是最有效预防途径

  陈利标表示,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而且可多次重复感染。流感病毒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和近距离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流感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谈话时喷射出来的大的呼吸道飞沫(直径大于10微米),能直接感染近距离接触者的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即使对空气做特殊的处理和压力控制,也不能避免飞沫传播。

  陈利标强调,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流感患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初期2至3天传染性最强。

  目前,接种流感疫苗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策略。陈利标说,南方流感发病高峰多在夏季和冬季。因此,在9~11月接种流感疫苗为宜且建议接种当季疫苗,才能达到最佳免疫保护效果。他强调,接种流感疫苗有禁忌症和副作用,对鸡蛋蛋白高度过敏或严重过敏体质的儿童不适宜接种。另外,急性发热性疾病患儿、慢性病发作期儿童,也是禁忌接种人群。流感疫苗接种后,会引发一些轻微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出现轻微疼痛、红肿,个别还会出现发热。

  切断传播隔离休息有利康复

  儿童如何预防流感?陈利标认为,流感流行时期,切断传播途径对于预防至关重要。当集体机构儿童发生流感时,患儿应居家隔离休息,以免传染他人。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避免不必要地到医院门诊部病人集中的地方就诊。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对于预防流感有部分保护效果。

  陈利标建议,患流感后,患儿应就地适当隔离、休息、多喝开水,房间多通风和消毒,对症治疗来减轻症状和控制细菌性继发性感染。发病早期(48小时之内)可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症状严重的,如严重肺炎、呼吸极度困难、高烧不退等,需住院治疗;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时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转载自《揭阳日报》)

返 回
上一篇:找准身上的祛湿四大“开关” 体内湿毒轻松按出来
下一篇:小儿感冒易患五类并发症——专家提醒,家长须警惕并及时送医

Copyright © 2015 普宁华侨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61898号
版权所有 Designed by Wanhu
------友情链接------
南方医科大学招生网
普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普宁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揭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粤公网安备 44528102000103号


    |网站地图|在线咨询|交通指引|
    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