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内科七区)林昱主任医师在施行手术。
术中完成钛夹封闭。 术后贲门明显畅通。黄爱楠 摄
本报讯 经过前期充分准备,日前普宁华侨医院消化内科(内科七区)林昱主任医师团队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锦辉教授指导下,成功开展了本地区第一例食道贲门失弛缓症POEM手术(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目前患者身体恢复良好。这是该院消化内科继成功开展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SD)、粘膜下包块挖除术(ESTD)等一系列内镜下治疗技术后的又一重大飞跃。
患者为41岁潮州籍女性,长期居住于珠海,因“吞咽困难3年”来诊,此前曾多次于珠海多家医院就诊,未明确具体病因,症状进行性加重,3年来体重下降约40余斤,后慕名到该院就诊。来诊时患者吞咽困难明显,几乎无法进食水、牛奶等液体物质,入院后通过积极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完善胃镜、食管造影等相关检查,考虑为贲门失弛缓症。科室负责人林昱主任医师、主管医生江志彬主治医师对病史认真复习,并经全科医护人员认真讨论后,于3月14日上午在麻醉科许炎荣副主任医师团队的支持下,于内镜中心行气管插管全麻下行POEM术,手术时间约40分钟,术程顺利,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进食流质,目前恢复良好,已能进食半流质,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表示非常满意。
方卓卓
■相关链接
什么是贲门失弛缓症?什么是POEM术?
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或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导致的食管功能性疾病,以食管括约肌张力增高、食管正常蠕动消失和贲门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障碍为特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体重减轻、疼痛、出血和贫血。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是一种通过隧道内镜进行肌切开的微创新技术,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并影响生活质量者均可接受POEM治疗。此手术需要有一定经验的医生完成,手术方法为从食管纵行切开粘膜层,沿着食管粘膜下层自上而下分离,建立粘膜下“隧道”,直至食管与交界的贲门处进行肌切开,术后金属夹关闭粘膜层切口。POEM微创手术的开展,病人无需开胸却可以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不仅大大克服了传统内镜治疗的疗效不确定性,而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疗效可靠,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转载自《揭阳日报》)